主题 : 《杂宝藏经》| 帝释问事缘
作为修行者,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。一旦出现懈怠,说明我 ..
级别: 至尊会员
UID: 384370
精华: 0
发帖: 2529
威望: 2017 点
金钱: 20682 RMB
贡献值: 0 点
好评度: 0 点
在线时间: 6710(时)
注册时间: 2023-09-18
最后登录: 2024-07-05
楼主  发表于: 2023-12-14 09:34

0 《杂宝藏经》| 帝释问事缘

如是我闻。一时佛在摩竭提国。王舍城南。有婆罗门聚落。名庵婆罗林。此聚落北。毗提醯山石窟之中。尔时帝释。闻佛在彼。即告槃阇识企犍闼婆王子言。摩竭提国。婆罗门聚落。名庵婆罗林。此聚落北。有毗提醯山。世尊在中。今与汝等可共诣彼。槃阇识企犍闼婆王子。答言唯然。此事最善。欢喜乐闻。即挟琉璃琴。从于帝释。往于佛所。尔时诸天。闻帝释共犍闼婆王子等。欲往佛所。各自庄严。随从帝释。于天上没。即至毗提醯山。尔时山中。光明照曜。近彼仙人。皆谓火光。帝释即告犍闼婆王子言。此处清净。远离诸恶。阿练若处。安隐坐禅。当今佛边。多饶尊胜诸天侧塞。满其左右。我等今者。云何而得奉见世尊。帝释即告犍闼婆王子。汝可为我。往向佛所。通我等意。欲得觐问。犍闼婆王子。受教即往。不远不近。瞻仰尊颜。援琴而弹。使佛得闻。作偈颂曰
欲心生恋着  如象没淤泥
亦如象醉狂  非钩之所制
譬如阿罗汉  恋慕于妙法
亦如我贪色  恭敬礼其父
由生贵胜处  情倍生爱乐
极能生长我之爱 如似热汗遇凉风
亦如极渴得冷饮 汝之容体甚可嬉
犹如罗汉爱乐法 亦如病者得好药
如彼饥者得美食 疾以清凉灭我热
今我贪尚欲驰奔 如捉我心不得去
佛言善哉。般阇识企。今作此声。弦管相谐。汝于近远。而造歌颂。即白佛言。我于往时。遇一贤女。名修利婆折斯。是犍闼婆王珍浮楼女。摩多罗天子。名识骞稚。先求彼女。我时悦爱。即于其所而说斯偈。我今佛前。重说本偈。帝释念言。佛以从定觉。今与般阇识企言说。帝释复语企言。汝今称我名。顶礼佛足。问讯世尊。少病少恼。起居轻利。饮食调适。气力安乐。无诸恶不。安乐住不。即报言诺。受帝释教。重诣佛所。称帝释名。即礼佛足。以帝释语。问讯世尊。佛言。帝释及诸天。皆安乐不。重白佛言。世尊。帝释及三十三天。欲得见佛。听来见不。佛言。今正是时。帝释及三十三天。闻佛教已。即至佛所。顶礼佛足。在一面立。白佛言。世尊。当何处坐。佛言。坐此座上。白佛言。此窟极小。天众极多。作是语已。见石窟广博。佛威神力。多所容受。帝释即礼佛足。在前而坐。白佛言。我于长夜。常欲见佛。欲得闻法。我于往时佛在舍卫国。入火光三昧。当于尔时。有毗沙门侍女。名步阇拔提。步阇拔提。合掌向佛。我时语彼毗沙门侍女言。佛今在定。我不敢乱。为我顶礼世尊之足。称我问讯。彼女以帝释语。礼拜问讯。佛语帝释言。我于尔时。闻汝辈声。不久从定而起。帝释白佛言。我昔从宿旧所闻。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。出现世间。诸天众增长。阿须伦众减少。今日我亲自生天。诸天众增长。阿须伦减少。我今见佛弟子得生天上者。三事胜于诸天。寿命胜。光色胜。名胜。时具毗耶宝女。生忉利天。先是佛弟子。为帝释作子。名渠或天子。复有三比丘。于佛前修行梵行。心未离欲。身坏命终。生乾闼婆家。日日三时。为诸天作使渠或天子。见是三人而作给使。即言。我心不喜不忍。我昔先在于人中时。而彼三人。恒至我家。受我供养。今日为诸天给使。我不忍见。此三天者。本是佛之声闻弟子。我本为人时。受我恭敬供养饮食衣服。今日下贱。汝等从佛口闻法。为佛所开解。云何生此鄙陋之处。我先奉事供养于汝。而我从佛。闻法修施。我信因缘。故今为帝释子。有大威德。势力自在。诸天皆名我为渠或。汝得佛胜法。云何不能勤心修行。生此贱处。我今不忍见此恶事。如是之事。我不喜见。云何同一法中。生此下贱。是佛弟子。所不应生处。渠或天子。作是讥论。此三人等。深自惭愧。生厌恶心。合掌语渠或言。如天子所说。实是我过。今当除断如此欲恶。即勤精进。修于定慧。三人念瞿昙之法。见欲过患。即断欲结。譬如大象绝于羁靽。断其贪欲。亦复如是。帝释并一商那天。及余诸天众。护世四天王。皆来就此座。此三断欲者。即于诸天前。飞腾虚空中。
帝释白佛言。此三人为得何法。能作此种种神变。来见世尊。欲问彼所得。佛言。此三人。既舍彼处。得生于梵世。唯愿世尊。为我说彼生梵天法。善哉贤帝释。分别问所疑。时佛作是念。帝释无谄伪。真实问所疑。不为恼乱我。若汝之所问。我当分别说。
帝释问佛。是何结使。能系缚人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摩睺罗伽。佛时答曰。贪嫉二结使系缚人天阿修罗乾闼婆等。并与一切类。皆为贪嫉自缚。此事实尔。天中天。贪嫉因缘。能缚一切。我今从佛闻解此义。疑网即除。深生欢喜。更问余义。贪嫉因何而生。何因何缘。得生贪嫉。何因缘生。何因缘灭。憍尸迦。贪嫉因憎爱生。憎爱为缘。有憎爱必有贪嫉。无憎爱贪嫉则灭。实尔天中天。我今从佛闻解此义。疑网即除。深生欢喜。更问余义。爱憎何因缘生。何因缘灭。答言。爱憎从欲而生。无欲则灭。实尔天中天。我从佛闻信解此义。疑网即除。深生欢喜。更问余义。欲从何因生。何缘增长。云何得灭。佛言。欲因觉生。缘觉观增长。有觉观则有欲。无觉观欲则灭。实尔天中天。我今从佛闻解此义。疑网即除。深生欢喜。更问余义。觉观因何而生。何缘增长。云何而灭。觉观从调戏生。缘调戏增长。无调戏觉观则灭。实尔天中天。我今从佛闻解此义。疑网即除。深生欢喜。更问余义。调戏因何生长。云何而灭调戏。佛告憍尸迦。欲灭调戏。当修八正道。正见。正业。正语。正命。正方便。正思惟。正念。正定。帝释闻已。白佛言。实尔天中天。调戏实由八正道而灭。我今从佛得闻此义。疑网即除。帝释欢喜。复问余义。欲灭调戏。能修八正道。此八正道。比丘复因何法。而得增长。佛言。复有三法。一者欲。二者正勤。三者多习摄心。帝释言。实尔天中天。我等闻此义。疑网即除。比丘能修行正道分。实自因此三事增长。闻已欢喜。帝释复问。比丘欲灭调戏。当学几法。佛言。当学三法。当学增盛戒心。当学增盛定心。当学增盛智慧心。帝释闻已。实尔天中天。我闻此义。疑网得除。踊跃欢喜。复问余义。欲灭调戏。当解几义。我闻。佛言。当解六义。一眼识色。二耳识声。三鼻识香。四舌识味。五身识细滑。六意识诸法。帝释闻已。实尔天中天。我闻此义。疑网得除。欢喜踊跃。复问余义。一切众生。皆同一贪一欲一向一趣。佛言。帝释。一切众生。亦不一贪一欲一向一趣。众生无量。世界无量。意欲趣向。殊别不同。各执所见。帝释闻已。实尔天中天。我闻此义。疑网得除。欢喜踊跃。更问余义。一切沙门婆罗门。尽得一究竟。不得一无垢。不得一究竟梵行不。佛言。一切沙门婆罗门。不能尽得一究竟一无垢。亦不得一究竟梵行。若有沙门婆罗门。得无上断灭爱结解脱。得政解脱者。此乃尽得一究竟一无垢一究竟梵行。如佛所说。无上断灭爱结解脱。得正解脱者。此乃尽得一究竟一无垢一究竟梵行。今从佛闻便解此义。得了此法。得度疑彼岸。得拔诸见毒箭。已除我见。心不退转。说是经时。帝释及八万四千诸天。远尘离垢。得法眼净。佛言。憍尸迦。汝颇曾以此问。问沙门婆罗门不。世尊。我忆昔时。曾共诸天。集善法堂。问于诸天有佛出世未。诸天各言。未有佛出。诸天闻佛未出于世。各自罢散。诸大威德天。福尽命终。我时恐怖。见有沙门婆罗门在闲静处。便到其所。彼沙门婆罗门。问我是谁。我言。是帝释。我不礼彼。彼逆礼我。我亦未问彼。彼问于我。知其无智。是故我不归依于彼。我今从此归依于佛。为佛弟子。即说偈言。
我先常怀疑  意想不满足
长夜求智者  分别如是疑
推觅于如来  见诸闲静处
沙门婆罗门  意谓是世尊
即往到其所  礼敬而问讯
我作是问言  云何修正道
彼诸沙门等  不解道非道
我今睹世尊  疑网悉皆断
今日便有佛  世间大论师
破坏降魔怨  尽烦恼最胜
世尊出于世  希有无与等
于诸天梵众  无有如佛者
世尊。我得须陀洹。婆伽婆。我得须陀洹。世尊告言。善哉善哉。憍尸迦。若汝不放逸。当得斯陀含。佛语帝释。汝于何处。得是不坏信。帝释白言。我于是处世尊边得。我即于此更得天寿命。唯愿觉了忆持此事。帝释言。世尊。我今作是念。得生人中豪贵之处。众事备足。即于其中。舍俗出家趣向圣道。若得涅槃。甚为大好。若不得者。生净居天。尔时帝释。集诸天众。寻即告言。我于三时。供养梵天。自今已后。止不为此。当于三时。供养世尊。尔时帝释告般阇识企乾闼婆子言。汝今于我。其恩甚重。汝能觉悟佛世尊故。使我得见闻于深法。我还天上。当以珍浮楼女贤修利婆折斯。为汝作妻。复当使卿代其父处。作乾闼婆王。尔时帝释。将诸天众。绕佛三匝。却行而去。至于静处。皆三称言南无佛陀。便还天上。帝释去不久。梵天王作是念言。帝释已去。我今当往至佛所。如似壮士屈申臂顷。即至佛所。礼佛足已。在一面坐。梵天光明遍照毗提醯山。尔时梵天。即说偈言。
多所利益 显现此义 舍脂彼地
磨伽婆 周匝皆贤 能作问难 婆莎婆

重说帝释所问。即还天上。佛于晨朝。告诸比丘言。梵天王。昨日来至我所。说上偈已。即还天上。佛说是语已。诸比丘欢喜。敬礼佛足而去。
作为修行者,最大的承诺就是为救度一切父母有情证悟大觉果位而精进修行。一旦出现懈怠,说明我 ..
级别: 至尊会员
UID: 384370
精华: 0
发帖: 2529
威望: 2017 点
金钱: 20682 RMB
贡献值: 0 点
好评度: 0 点
在线时间: 6710(时)
注册时间: 2023-09-18
最后登录: 2024-07-05
沙发  发表于: 2023-12-14 09:38

我曾亲耳听佛陀这样说:
那时佛陀在摩竭提国。王舍城的南边有一个婆罗门聚集的村落,名叫庵婆罗林。佛陀在这个村落北边的毗提醯山石窟中修行。帝释听说佛陀在那里后,立即告诉槃阇识企乾闼婆王子:“摩竭提国有个婆罗门聚集的村落叫庵婆罗林。村落北部有毗提醯山,佛陀就在山中修行。
我现在可以和你们一起去拜访佛陀。”王子回答说:“好的,这事太好了。我非常高兴听闻佛法。”于是挟着琉璃琴,跟随帝释前往佛陀住所。
此时诸位天人听说帝释和乾闼婆王子等要去拜访佛陀,都装扮庄严,跟随帝释从天上来到毗提醯山。当时山中光明晃耀,照到天人身上,他们都误以为是火光。帝释告诉乾闼婆王子说:“这个地方这么清净,远离各种邪恶,真是安隐坐禅的寂静处。现在佛陀的旁边已有很多尊胜诸天围绕,我们怎么能够拜见到世尊呢?”帝释又告诉乾闼婆王子:“你可为我前往佛陀那里,通报我们想拜见佛陀的意愿。
”乾闼婆王子领命而去。他站在不远不近的地方瞻仰世尊,抚琴弹奏,并作偈言:
欲心生恋着,如象没淤泥。
亦如象狂走,非钩之所制。
譬如阿罗汉,恋慕于妙法。
亦如我贪色,恭敬礼其父。
由生贵胜处,情倍生爱乐。
极能生长我之爱,如似热汗遇凉风。
亦如极渴得冷饮,汝之容体甚可怖。
犹如罗汉爱乐法,亦如病者得好药。
如彼饥者得美食,疾以清凉灭我热。
今我贪尚欲驰奔,如捉我心不得去。
(意为:我的心对你爱恋执着,就像大象陷于淤泥之中无法自拔;我的心为你澎湃起伏,就像大象狂奔不止,连铁钩也无法控制。如同阿罗汉恋慕微妙的佛法,我也因贪恋你的美貌而恭敬礼敬你的父亲。由于你出身尊贵,我对你倍加爱恋喜欢。
你让我内心的爱无限增长,就像大汗淋漓时遇到了凉风,又像渴时得到了冷饮。你的容貌体态美得令我紧张窒息。如同罗汉乐着妙法,也如同病人得到了好药、饥饿的人得到了美食,只有你才能迅速止息我的烦恼痛苦。我的心为爱你而奔驰不息,就好像我的心被你紧紧抓住不能离去。)
佛陀说:“好啊,槃阇识企,你站在远近适宜的地方唱诵这个偈子,用和谐的弦管弹奏出优美的琴声。”乾闼婆王子禀告佛陀:“我以前遇到一位贤慧女子,名叫修利婆折斯,她是乾闼婆王珍浮楼的女儿。摩多罗天子名叫识骞稚,他先求娶了这个女子。我当时很爱她,就在她的住处附近唱了这首偈子,此时又在您的面前唱了一遍。”
这时帝释心想:“佛陀已经从定中出来,和盘阇识企讲了话。”他便对槃阇识企说:“你现在以我的名义顶礼佛足,祝愿佛陀少病少恼、起居轻利、饮食调适、气力安乐;问讯世尊是否一切安好,是否居住安乐。
”乾闼婆王子接受帝释的指令再次前往佛陀的处所,以帝释的名义顶礼佛足后,按照帝释吩咐的话语问讯世尊。佛陀问:“帝释和诸天都安乐吗?”乾闼婆王子禀告佛陀:“世尊,帝释及三十三天都想拜见您,您是否同意他们来拜见?”佛陀说:“现在正是时候。”帝释及三十三天听到佛陀召见后,立即前来,顶礼佛足,而后退到一边站立,他们请示佛陀:“世尊,我们应当坐在哪里?”佛陀说:“就坐在这里。”帝释禀告佛陀说:“这个石洞太小。天众极多,恐怕坐不下。”话刚说完,石洞马上非常宽广。佛陀有威神力,才使石洞能容纳这么多人!
帝释顶礼佛足后,在佛陀前面坐下,对佛陀说:“我在漫漫长夜轮回中常常想见佛陀,听闻佛法。从前您在舍卫国入火光三昧,那时有位毗沙门侍女名叫步阇拔提,她合掌面向佛陀。我当时对她说,佛陀正在定中,我不敢去扰乱,请你替我顶礼世尊,代我向佛陀问讯。那位侍女依我的话语,作了礼拜问讯。
”佛陀对帝释说:“我当时听到你们的声音,不久就从定中出来。”帝释说:“我以前从长者那里听到,如来、应供出现在世间时,天神会增加,而阿修罗会减少。现在我生到天上,亲见诸天增长,阿修罗减少。我见到佛陀弟子能够生到天上,而且有三件事胜过其他天人,即寿命殊胜、光色殊胜、名声殊胜。”
那时具毗耶宝女生到忉利天,他以前是佛弟子,后来作帝释的儿子,名叫渠或天子。又有三位比丘从前曾在佛陀前修清梵行,因为心未离欲,所以命终后生到乾闼婆家,每天早中晚三时,被各位天人使唤。渠或天子见到他们给天人作差使,说道:“我心里不欢喜,也不忍心。我从前在人世时,这三个人常常到我家接受供养,今天却被诸天使唤,我不忍心看。他们本是佛陀的声闻弟子,我以前在人世间时,他们经常到我家接受供养,今天却被天人使唤。你们从佛陀口中听闻佛法,为佛陀所开导,怎么会生在这样鄙陋的地方?我以前奉事供养你们,从佛陀那里听闻佛法,修行布施持戒,我相信因缘果报,所以今生成为帝释儿子,现在有大威德、自在神力,众天人都叫我渠或。你们得到佛陀殊胜的妙法,为什么不能勤心修行,以致生在这下贱处呢?实在不忍心见到这样的事情。像这样的事,我不愿意见到。为什么同一法门中,你们却出生如此下贱呢?作为佛弟子,不应生于此。”渠或天子说了这番语带讥刺的话,这三个人深深感到惭愧,生起厌恶生死轮回的心。他们合掌对渠或说:“正如天子所说,确实是我们的过错,现在我们应当除断贪欲的过失。”于是精进勤奋,修行定慧。三人忆念佛法,认识到贪欲的祸患,立即断除了贪欲的系缚。就像大象挣脱羁绊,断除贪欲也应该像这样。帝释和一商那天人及其他天人、护世四天王都来到石洞中坐下。此时这三位断了贪欲的人,在诸天面前飞腾到虚空中。帝释对佛陀说:“这三人得到了什么法,能够作这种神通变化,请问他们得到什么样的果报?”佛陀说:“这三人已经舍弃了原来的地方,生到梵天(注释1)”了。”“希望世尊为我说说他们生到梵天的法。”“好啊,贤明的帝释!将你疑惑的问题一一询问吧!”当时佛陀想:“帝释没有谄媚虚伪,真实地询问疑惑,不是为了恼乱我。你有什么问题,我会分别为你解说的。
”帝释问佛陀:“是什么样的烦恼,能够系缚人、天龙、夜叉、乾闼婆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摩喉罗伽(注释2)?”佛陀当时回答说:“贪心与嫉妒二种烦恼能够系缚人、天、阿修罗、乾闼婆及其一切种类的众生。他们都为贪心与嫉妒所束缚。这是真实不虚的事实。”帝释说:“诸天之天的佛陀啊,贪心与嫉妒确实能够束缚一切。我现在听闻理解了这个道理,疑网破除,内心充满喜悦。”
接着又问其他更深入的义理:“贪心与嫉妒因何而产生?产生、断灭的因缘是什么?”佛陀答:“懦尸迦(即帝释)啊,贪嫉因憎爱而产生,憎爱是因也是缘。有憎爱必有贪心与嫉妒。无憎爱则贪心与嫉妒必灭。”帝释说:“诸天之天的佛陀啊,这确实都是真实不虚的。我现在从佛陀您这里听闻理解了这个道理,疑网破除了,内心充满喜悦。”
再问更深入的义理:“爱憎产生、灭除的因缘是什么?”佛陀回答说:“爱憎从欲望而生。没有欲望,爱憎则必然灭除。”帝释说:“诸天之天的佛陀啊,这的确是真实不虚的。我现在从佛陀您这里听闻理解了这个道理,疑网破除了,内心充满喜悦。”
再问进一步的义理:“欲望产生的因、助长的缘又是什么?怎样灭除呢?”佛陀说:“欲望产生的因、助长的缘都是觉观。有觉观(注释3)则有欲望,无觉观则欲望灭。”帝释说:“诸天之天的佛陀啊,这是真实不虚的真理。我现在从佛陀您这里听闻、理解了这个真理,疑网就破除了,内心充满喜悦。”
再问其余义理:“觉观因何而生?何缘增长?怎么灭除?”佛陀说:“觉观从调戏(注释4)产生,也缘调戏增长。无调戏则觉观必然灭除。”帝释说:“诸天之天的佛陀啊,这是真实不虚的真理。我现在从佛陀您这里听闻理解了这个真理,疑网破除了,内心充满喜悦。”
再问深入一步的义理:“调戏是因何生长的?怎样灭除?”佛陀告诉懦尸迦:“要灭除调戏,一定要修八正道,即:正见、正业、正语、正命、正方便、正思惟、正念、正定。”帝释听到后禀告佛:“确实如此,诸天之天的佛陀啊,调戏确实由八正道而灭。我现在从佛陀您这里听闻理解了这个真理,疑网破除,内心充满喜悦。”
帝释听闻后很欢喜,进一步询问更深的义理:“想灭除调戏必须修八正道。比丘用什么方法修行八正道并得以增长?”佛陀说:“有三种方法:一是欲求,二是正勤,三是多习摄心。”帝释说:“确实如此,诸天之天的佛陀啊,我们听闻这个义理,疑网立即解除。比丘能修行八正道确实是因这三种方法而得以增长的。”帝释听后很欢喜。
帝释又问:“比丘要想灭除调戏,应当学哪几种法门?”佛说:“应当学三种法门:当学增强戒心、当学增强定心、当学增强慧心。”帝释听后说:“诸天之天的佛陀啊,这是真实不虚的真理。我现在从佛陀这听闻理解了这个真理,疑网破除,内心充满喜悦。”
又再问其余的义理:“想灭除调戏,应当理解几种义理?我想听闻。”佛陀说:“应当理解六种义理:一眼了别色尘、二耳了别声尘、三鼻了别香尘、四舌了别味尘、五身了别细滑、六意了别法尘(注释5)。”帝释听到后说:“诸天之天的佛陀啊,这是真实不虚的真理。我现在从佛陀您这里听闻、理解了这个真理,疑网破除,内心充满喜悦。”
再问其余义理:“一切众生,都是同样的贪欲、同样的趣向吗?”佛陀说:“帝释,一切众生,也不是同样的贪欲、同样的趣向。无量的世界,无量的众生,他们的意欲、趣向、所见各各不同。”帝释听到后说:“诸天之天的佛陀啊,这是真实不虚的真理。我现在从佛陀您这里听闻理解了这个真理,疑网破除,内心充满喜悦。”帝释再问其他问题:“一切沙门、婆罗门,全都能得到一究竟境界(注释6)吗?全都能得到一无垢清净(注释7)吗?全都能得到究竟梵行(注释8)吗?”佛陀说:“一切沙门、婆罗门,不可能都得到一究竟境界、一无垢清净,也不可能都得到一究竟梵行。如果有沙门、婆罗门能够得到无上的、断灭了贪爱系缚的解脱,得到真正的解脱,这样才能够得到一究竟、一无垢、一究竟梵行。”帝释说:“像佛陀所说的,只有断灭爱结解脱,得到真正的解脱,才是得到一究竟、一无垢、一究竟梵行。今天从您这听闻了解这个义理,得以通达此法,得到如此妙法,解除疑惑,到达究竟的彼岸,得以拔出邪知邪见的毒箭,灭除我见,心不再退转。”
佛陀说这些真理时,帝释和八万四千位天人远离尘垢,获得了法眼净(注释9)。佛陀说:“懦尸迦,你曾经以此问题问过沙门、婆罗门吗?”帝释回答说:“世尊,记得以前我曾经同各位天人在善法堂聚集,我问诸天有佛出世吗?诸天回答说没有佛出世。听说佛没有出现在世间,诸天就各自散去。那些有威德的天人,福报享尽后寿命也就终结了。我看着恐怖,见到有沙门、婆罗门在闲静处修行,就前往那里。他们问我是谁,我说我是帝释。我不礼拜他们,他们反而礼拜我。我没有问他们,他们倒向我询问。我知道他们是没有智慧的,所以我没有皈依他们。我从现在开始皈依佛陀,成为佛弟子。”便说偈言:
我先常怀疑,意想不满足。
长夜求智慧,分别如是疑。
推觅于如来,见诸闲静处。
沙门婆罗门,意谓是世尊。
即往到其所,礼敬而问讯。
我作是问言,云何修正道。
彼诸沙门等,不解道非道。
我今睹世尊,疑网悉皆断。
今日便有佛,世尊大论师。
破坏降魔怨,尽烦恼最胜。
世尊出于世,希有无与等。
于诸天魔众,无有如佛者。
(意为:我之前对以上这些种种问题一直心存疑惑,苦思冥想而总得不到满意的答案。漫漫长夜中,我苦苦寻求有智慧的人能解开我心中的疑惑。我到处寻找佛陀,见到闲静处有沙门、婆罗门修行,以为他们就是佛陀,就前往那里,向他们行礼问讯。我问他们如何修行正道,那些沙门、婆罗门,并不清楚何为正道、何非正道。而我今天见到了佛陀世尊,这些疑网全部得以破除。佛陀真是世间的大论师,今天他摧毁并降服了我心中的魔怨,尽除了我的种种烦恼,的确最为殊胜。世尊出现于世间,稀有难得,无以伦比。所有的天人和魔众,都没有像佛这样的。)
帝释对佛陀说:“世尊,我已证得须陀洹果。世尊,我证得了须陀洹果。”佛陀世尊告诉他说:“好啊好啊,懦尸迦。如果你继续精进不放逸,一定会获得斯陀含果。”佛陀对帝释说:“你从哪里得到这种坚固不坏的信心?”帝释禀告佛陀:“我就在这里,就在佛陀您的身边得到的。我在这里更是得到了天人的大寿命,但愿我能觉悟、忆持这些事。”帝释又说:“世尊,我现在想:一个人能够出生在人世间的豪贵家族,那么万事没有不齐备的;但若能舍弃俗世出家走向圣道,得到涅槃,那是非常好的。倘若不能得到,也可生到净居天(注释10)。
”而后,帝释召集诸位天神,告诉他们:“我从前一日三时供养梵天,自今以后不再如此,改为供养世尊。”此时帝释告诉乾闼婆子槃阇识企:“你对我的恩德很重。由于你让佛陀从定中觉醒,使我能见到佛陀,听闻甚深的佛法。我回到天上,一定将珍浮楼女修利婆折斯嫁给你作妻子,还会让你代替你父亲的地位,做乾闼婆王。”帝释带领天人绕佛三匝后,倒退着离开了。到了僻静处,帝释和天人都三称“南无佛陀”,而后回到了天上。帝释离去不久,梵天王想:“帝释已经离开佛陀,我现在应当前往佛陀处。”就像壮士屈伸手臂这么快的时间,梵天王立刻到了佛陀面前,顶礼佛足后,退到一边坐下。梵天王的光明遍照毗提醯山,这时梵天说偈言道:多所利益,显现此义,舍脂彼地。磨迦婆,周匝皆贤,能作问难,婆莎婆。梵天王重说了帝释的问话后就回天上去了。佛陀清晨告诉比丘们说:“昨天梵天王来我这里,说了上面这些偈言后,就回去了。”佛陀说完,比丘们都非常欢喜,敬礼佛足而去。

注释1:指梵天界,即色界之初禅天。略称梵界。系堵塞诸烦恼海之本源者,所生寂静梵天之世界。梵天界中,有梵众天、梵辅天等,亦总称之为梵身天或梵世天。(《佛光大辞典》,台湾佛光出版社,1989年6月第五版,第4628页。)

注释2:即天龙八部。又称八部众。即:天、龙、夜叉、阿修罗、迦楼罗、乾闼婆、紧那罗、摩喉罗迦。为守护佛法而有大力之诸神。八部众中,以天、龙二众为上首,故标举其名,统称天龙八部。(《佛光大辞典》,台湾佛光出版社,1989年6月第五版,第1368页。)

注释3:觉观,新译作寻伺。觉,寻求推度之意,即对事理之粗略思考;观,即细心思惟诸法名义等之精神作用。二者皆为妨碍第二禅以上之定心者,若持续作用,则身心劳损,正念旁落,故又为随烦恼之一。依此觉观之有无,能判别定心之浅深。(《佛光大辞典》,台湾佛光出版社,1989年6月第五版,第6801页。)

注释4:调戏,即戏论,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。即违背真理,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。瑜伽十三卷十七页云:云何戏论?谓一切烦恼,及杂烦恼诸蕴。佛性论卷三述及三种、九种戏论。三种为:(一)贪爱,(二)我慢,(三)诸见。九种为:(一)通计我,(二)约计是我,(三)计我应生,(四)计我不更生,(五)计我有色应生,(六)计我无色应生,(七)计我有想应生,(八)计我无想应生,(九)计我非想非非想应生。(《佛光大辞典》,台湾佛光出版社,1989年6月第五版,第6439页。)

注释5:法尘指色尘、声尘、香尘、味尘、触尘、法尘等六境。又作外尘、六贼。众生以六识缘六境而遍污六根,能昏昧真性,故称为尘。此六尘在心之外,故称外尘。此六尘犹如盗贼,能劫夺一切之善法,故称六贼。(《佛光大辞典》,台湾佛光出版社,1989年6月第五版,第1298页。)

注释6:究竟境界,又作究竟地、究竟位。此乃大乘五位(五道)之第五位,指菩萨修行最后证得之佛果。亦即修习位所得之二转依妙果,于无间道金刚喻定后,入于解脱道,乃至尽未来际间之位。(《佛光大辞典》,台湾佛光出版社,1989年6月第五版,第2987页。)

注释7:无垢清净,指离烦恼之清净。又作无漏。烦恼有多种,如贪、瞋、痴之三垢,恼、害、恨、谄、诳、懦之六垢等,为妨碍实现觉悟之一切精神作用。(《佛光大辞典》,台湾佛光出版社,1989年6月第五版,第5099页。)

注释8:究竟梵行,形容至高无上之境界,或对事物彻底极尽之意。前者如佛示现至高无上之真理,即称为究竟法身;大般涅槃显示佛教之最终目的,即称为究竟涅槃。后者如以不退之愿心而成就誓愿者,称为究竟愿,此乃赞仰弥陀本愿力之语。(《佛光大辞典》,台湾佛光出版社,1989年6月第五版,第2986页。)

注释9:法眼净,指彻见佛法正理之智慧眼。系五眼之一。此眼能见一切法之实相,故能分明观达缘生等差别法。菩萨为度众生,以清净法眼观诸法,能知能行,得证是道;又知一切众生之各各方便门,故能令众生修行证道。(《佛光大辞典》,台湾佛光出版社,1989年6月第五版,第3386页。)

注释10:净居天即五净居天,色界第四禅,证不还果之圣者所生之处有五地:一、无烦天,无一切烦杂之处。二、无热天,无一切热恼之处。三、善现天,能现胜法之处。四、善见天,能见胜法之处。五、色究竟天,色天最胜之处。(《佛学大辞典》,丁福保编,莆田广化寺校,宗教文化出版社,2015年12月第一版,第 553页。)
[ 此帖被格力琼寺在2023-12-14 09:57重新编辑 ]
 龙行天下风水论坛 » ≌≌佛学世界≌≌ » 《杂宝藏经》| 帝释问事缘